
檢測機構: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測量控制設備及系統實驗室、機械工業測量控制設備及網絡質量檢測中心(CNAS編號L3331)
檢測機構依據以下標準進行著火危險試驗服務,出具CNAS檢測報告、CMA報告、第三方檢測報告。
一、試驗依據與標準
- GB/T 7261-2016《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基本試驗方法》第17.6章節
- 內容概要:規定繼電保護裝置在異常工況下的著火危險試驗方法,包括高溫運行、過載條件下的材料阻燃性能及絕緣材料耐燃性評估。
- 關鍵參數:試驗溫度范圍、持續時間、樣品狀態(通電或斷電)。
- GB/T 14598.27-2017《量度繼電器和保護裝置 第27部分:產品安全要求》第10.6.5.2章節
- 內容概要:明確非金屬材料的阻燃等級要求,需通過灼熱絲試驗(如750℃/850℃灼熱絲接觸30秒,無持續燃燒或火焰擴散)。
- 適用范圍:額定交流電壓≤1000V、直流電壓≤1500V的設備,戶內安裝環境。
- DL/T 478-2013《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通用技術條件》第6、7.16章節
- 第6章:通用技術要求,包括設備在極端環境(溫度、濕度、污染等級)下的穩定性。
- 第7.16章節:規定設備在高溫、過載條件下的安全性能,需驗證外殼材料及內部元件的防火性能。
- IEC 60255-27:2013《量度繼電器和保護裝置 第27部分:產品安全要求》第7、10.6.5.2章節
- 內容概要:與GB/T 14598.27-2017等同,要求材料阻燃性符合IEC 60695-2-11標準,試驗方法與國際接軌。
二、試驗設備與條件
- 試驗設備:
- 灼熱絲試驗儀(符合IEC 60695-2-11)
- 高溫試驗箱(溫度范圍:-40℃~300℃)
- 絕緣電阻測試儀、漏電起痕試驗儀
- 環境條件:
- 溫度:25±5℃;濕度:≤75%RH
- 電源:AC 220V/50Hz
三、試驗項目與結果
- 材料阻燃性試驗(灼熱絲試驗)
- 依據標準:GB/T 14598.27-2017 10.6.5.2、IEC 60255-27:2013 10.6.5.2。
- 方法:對設備外殼及內部非金屬部件施加850℃灼熱絲30秒,觀察是否引燃及火焰持續時間。
- 結果:試樣未發生持續燃燒(火焰熄滅時間≤30秒),符合標準要求。
- 高溫運行試驗
- 依據標準:GB/T 7261-2016 17.6、DL/T 478-2013 7.16。
- 方法:設備在70℃環境溫度下連續運行2小時,監測外殼溫度及電氣性能。
- 結果:外殼z高溫度≤90℃,絕緣電阻≥100MΩ,無變形或功能異常。
- 過載條件下的著火風險評估
- 依據標準:DL/T 478-2013 7.16、GB/T 7261-2016 17.6。
- 方法:模擬短路故障,施加1.5倍額定電流持續1分鐘,觀察設備是否起火或釋放有毒氣體。
- 結果:未出現明火、煙霧或有害氣體釋放,符合安全要求。
四、結論
- 合規性評價:
- 受檢繼電保護裝置的非金屬材料阻燃性、高溫穩定性及過載安全性均符合GB/T 7261-2016、GB/T 14598.27-2017、DL/T 478-2013及IEC 60255-27:2013的要求。
- 設備在戶內環境(海拔≤2000m、濕度≤95%)下使用風險可控。
- 改進建議:
- 長期高溫環境下建議定期檢查絕緣材料老化情況。
備注:本報告僅對送檢樣品負責,試驗結果基于標準規定條件,實際應用需結合現場環境綜合評估。
實驗室地址:北京市西城區廣安門外大街甲397號
聯系人:張建忠,13911260297